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台灣新增逾1萬6千名肺癌患者,高達5成患者確診即為第四期肺癌,5年存活率僅剩1成!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近來國內藥品的給付加速,但在肺癌部分,目前國際治療趨勢將第三代標靶藥物列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的一線藥物,國內限制相對較嚴格,呼籲健保加速放寬給付,提升癌藥可近性,幫助提升患者存活期。
▲左起: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肺癌攻佔新癌王 5成帶有EGFR基因突變
過去肺癌發現時多是晚期,只有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反應率僅3至4成,預後差。在肺癌類型中,以肺腺癌的發生率最高,其中約55%帶有EGFR基因突變,易復發、轉移風險高。若病人已經腦轉移,其預後、認知功能、生活品質、存活率比起沒有腦轉移的病人相對較差。
國際治療趨勢 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
晚期肺癌的治療目標,是根據基因檢測找出突變類型,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由於EGFR突變患者腦轉移風險高,一旦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存活期短。相較於第一代標靶藥,第三代藥物的腦膜穿透力更高,有助提升預後,也能幫助降低腦轉移的風險。
但無論是否有腦轉移,2024年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s)將第三代標靶藥物列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基因突變的一線藥物選項,目前全球已有英、法、加、韓等18國遵循指引。張文震表示,根據臨床研究發現,第三代標靶藥物的無惡化存活期可超過1年半,相較第一代藥物1年大幅提升。
健保限縮給付 高達9成患者陷入治療困境
我國健保署雖已給付多種肺癌藥物,但僅EGFR基因變異者中屬於外顯子exon 19變異且有腦轉移的病人,才可申請第三代標靶藥物在第一線的治療,許多病友仍然負擔不起。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第三代標靶藥物藥效佳、副作用低,可延緩惡化期,但每月藥費逼近10萬,現行健保給付限制之下,僅12-13%患者可用藥。
不少病人在前兩代標靶藥治療出現抗藥性後,接不上第三代標靶藥;更有病人為了申請健保,「等到有腦轉移再用藥」。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一位7旬家住馬祖的病友確診時已是四期,離島醫療資源有限,疲於跨海至本島治療,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3個月後因健保條件限縮而收回,自費吃不起,只好改回化療,但是療效不彰,陷入治療困境。
肺癌研究競爭力下滑 專家共同籲健保放寬給付
第三代標靶藥物一線給付的範圍限縮,除了影響晚期肺癌病友用藥機會,也影響台灣肺癌研究發展。
由於肺癌新一代標靶藥物的國際臨床試驗,收案對象僅限用過第三代標靶之患者,但台灣符合健保用藥資格者不多,自費用藥的癌友更少,這讓國際大廠在台進行藥物臨床試驗的意願降低,如果持續惡化,預計5至10年內,台灣整體研究及臨床競爭力將明顯下滑。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分享,若能參與國際臨床試驗,試驗完廠商會繼續全額支付藥物費用,能替健保省很多錢。期盼政府放寬健保給付、縮短藥物平行審查時間、成立新藥多元支持基金,盡速追上國際腳步。
為了撕除肺癌「新國病」標籤,專家呼籲,早期篩檢、精準檢測、精準治療三大面向缺一不可。台灣在前兩項均已達標,國健署也提供高風險族群「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健保署也即將於5月給付「次世代基因檢測」(NGS),無論學術研究或是患者用藥需求,呼籲健保放寬給付標準,提高用藥可近性,讓晚期肺癌病友及時接受良好治療,提升我國肺癌研究水準。
資料來源:healthnews.com.tw
This article is from https://www.setn.com/, if there is any copyright issue,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to delet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