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肺癌成功「慢性病化」 靠第二代ALK抑制劑治療跨國工作也OK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45歲的謝小姐,原本在東南亞工作,新冠肺癌疫情期間工作停擺,返台休息順便做例行健檢,意外發現肺部有腫瘤,且侵犯肺肋膜,確診為第四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經醫師建議,以第二代ALK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用藥兩年後,癌細胞縮小至僅有結疤表現。

▲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系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任柯皓文醫師指出,研究發現,第二代ALK抑制劑在亞洲病人群體的反應率良好,無惡化存活期達41.6個月,隨著服藥時間拉長,副作用管理及用藥安全性就是最重要的考量。(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疫情緩解後,謝小姐病情也控制穩定,選擇繼續回歸東南亞工作,標靶口服藥物的方便性將治療帶來影響降到最低,讓她無礙於兼顧治療與異地工作。接續治療一年多後,醫師判斷肺部結痂可透過外科手術切除,就像移除體內的肺癌未爆彈。直至目前為止,謝小姐仍持續服用第二代ALK抑制劑治療,並繼續享受自己精彩的人生。

收治案例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系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任柯皓文醫師表示,肺癌已是台灣十大癌症排名第一,以肺腺癌而言,EGFR基因突變是最常見的,約佔50-55%,其次才是ALK基因突變,僅有3-5%。謝小姐從ALK陽性肺癌第四期,治療到能透過手術切除癌細胞,是非常幸運且罕見的個案。

晚期ALK陽性肺癌腦轉移比例近4成 第二代ALK抑制劑亞洲族群反應良好

「晚期ALK陽性肺癌病人有腦轉移的比例將近4成,若發生遠端轉移,就不適合手術、電療等局部治療。」柯皓文醫師進一步指出,標靶藥物ALK抑制劑分為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第一代藥物常見明顯噁心嘔吐、肝指數上升、視覺異常等副作用,隨著第二代藥物出現,且對於腦部有著更好的穿透力,有助於降低腦轉移問題,並明顯降低副作用,逐漸成為起始的ALK陽性標靶治療方式。

柯皓文醫師指出,研究發現,第二代ALK抑制劑在亞洲病人族群的反應率良好,無惡化存活期達41.6個月。隨著服藥時間拉長,副作用管理及用藥安全性就是最重要的考量:藥物要能穩定控制病情,避免副作用影響生活,讓肺癌治療像三高每天服藥一樣「慢性病化」,是最理想的狀態,就像謝小姐的治療副作用僅有輕微便秘,幸運地並沒有肌肉疼痛等問題。

用完前代藥物可接續後代藥物 醫病共享決策制定最佳方案

柯醫師補充,使用第三代藥物時,則必須留意膽固醇問題及體重控制,也因其有著良好的腦部通透性,對腦部治療效果好,卻也可能帶來腦部症狀如:認知功能異常、情緒改變等,必須謹慎用藥。

「前代藥物若產生抗藥性,可接續後代藥物治療,但若先用後代藥物,產生抗藥性後幾乎不能再使用前代藥物。」柯醫師說明,治療上希望儘可能延長病人使用標靶藥物時間,以第二代ALK抑制劑為例,若產生抗藥性,還能接續第三代ALK抑制劑接續治療,如此不斷延長用藥時間,除了拉長存活期,也有機會期待更多新藥的出現。

柯醫師強調,面對肺癌患者選擇治療策略時,皆會將每種藥物的效益與風險告知病人,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制定最適合每位病人的治療方式。醫師提醒,雖然第二代ALK抑制劑有著亮眼的治療研究數據,但用藥中的病人仍應留意肝腎功能指數及心搏徐緩問題,定期回診追蹤,與醫師即時回饋用藥狀況,適時因應實際情形調整,才能達到最理想的醫療效果。

資料來源:healthnews.com.tw

This article is from https://www.setn.com/, if there is any copyright issue,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to delete it.